体检_常规体检

热衷体检的中国人,为啥癌症一查就是晚期

发布时间:2020-12-11 3:27:08   点击数:
头部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7057267.html
中国人为什么在假装防癌?因为还没找对筛查方法。随着癌症发病人数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对体检很上心。人们对体检抱有筛查癌症的期待,甚至不少人直言体检就冲着筛查癌症,每年都踊跃参加,抽血、拍片、尿检、指检统统不落。然而,近年来打脸新闻也不少:原因有三:一是技术有限。千篇一律的常规体检套餐只能查出小毛病,而真正的癌症,肺癌、肝癌容易被遗漏,食管癌、胃癌早期没有明显表现。二是轻信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并非是临床金标准,有时炎症也会导致升高,有时癌症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也会保持正常。这个值要结合家族史等多个临床指标才有意义。三是家庭医生缺乏。如果把癌症早筛比作一副拼图的话,机器设备只是一部分,一个了解你身体情况的家庭医生能够推荐你做合适的项目来验证猜想,拼出完整拼图。这也是国外体检能够实现癌症早筛的重要原因。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体检既然走不通,那么怎样才能早筛早治呢?

首先需要对症下药,了解各个癌症的临床诊断常用筛查手段。癌症:肺癌筛查手段:低剂量螺旋CT;优点:比X光胸片看得清楚,比PET-CT辐射低,性价比高;频次:高危人群至少筛查一次。高危人群: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吸烟≥0包年(每天1包持续0年或每天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被动吸烟者;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有慢阻肺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X光胸片难以发现<5mm的微小肿瘤,对非钙化小结节不敏感,存在检测死角——43%的肺部面积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叠,早期肺癌很容易被当作慢性炎症治疗。PET和CT两者本身都有辐射,叠加后效果加倍,而辐射本身就是一种致癌因子。相较而言,低剂量CT辐射量仅相当于坐了一次飞机,更加安全。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年度低剂量螺旋CT筛查,能发现85%的I期周围型肺癌,术后10年的预期生存率达9%。癌症:肝癌筛查手段:甲胎蛋白(AFP)+超声;优点:AFP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之一,超声经济适用,两者配合更佳;频次:联合应用AFP+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高危人群: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下述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有肝癌家族史者;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症患者;药物性肝损患者。AFP包括:AFP-L1、AFP-L、AFP-L3。其中AFP-L3与肝癌的发生直接相关,对肝癌具有极高的特异性(特异度高达95%)。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仍然存在约30%~40%的确诊肝癌患者AFP并未有明显升高,而在一些非肝癌患者中却有升高。这就需要结合诸如肝脏彩超手段联合判断检查。癌症:乳腺癌筛查手段:乳腺钼靶+B超;优点:钼靶分辨率高,图像良好,B超可多次检查,没有辐射;频次: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检查(钼靶);>40岁,每1-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隔-3年1次乳腺X线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高危人群0岁以后每年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检查。高危人群:未育或≥35岁初产妇;月经初潮≤1岁,或行经大于等于4年的妇女;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对侧乳腺癌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乳腺钼靶对软组织的细微密度差别分辨率高,可以获得良好的乳腺图像,清晰显示乳腺的腺体、导管、纤维间隔、皮肤、皮下组织、血管结构和病变的肿块、细微钙化等。但存在一定辐射,不推荐常规体检。B超适用于任何人群,且没有辐射,可多次检查,对乳腺大部分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对腋窝和锁骨上下淋巴结的检查也是强项。癌症:大肠癌筛查手段:肠镜;优点:直观可靠;频次:40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0岁以上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基因突变明确时每1-年进行1次肠镜,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周肛肠症状的人群;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大肠腺瘤治疗后人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有FAP和HNPCC家族史的0岁以上直系亲属;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尽管检查过程不令人感到舒适,但肠镜仍是筛查和诊断肠癌的金标准,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并予以切除,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海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院士表示,肠癌从息肉一点点病变到晚期转移不是一两个月、一两年,其周期约有15年。建议45岁以上人群至少做一次肠镜。癌症:胃癌筛查手段:胃镜;优点:直观可靠;频次: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胃镜检查。高危人群: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60岁以上人群;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巨大褶皱征;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月)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恶性贫血者。胃镜检查准确性高,通过这一手段能够十分直观地看到胃里面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其他组织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直接取出病变组织作细胞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从而及时获得对胃癌诊断的依据。相较于粪便隐血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液检查、螺旋CT扫描、超声检查,胃镜仍然是临床金标准。癌症:前列腺癌筛查手段: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优点:目前主要筛查手段;频次:血清PSA检测每年进行1次。高危人群:年龄>50岁男性;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龄>40岁且PSA>1μg/L的男性。美国癌症协会和泌尿外科协会推荐50岁以上无症状男性应一年一次检查血清PSA和直肠指检,以筛查前列腺癌;若有异常时,进一步做经直肠超声检查或活检;通过这种方法,至少可比预期寿命延长10年。PSA升高时需要辅助尿常规的检测以及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血尿、前列腺液等检查结果,综合判定后才能知道是否是癌症的前兆。癌症:宫颈癌筛查手段: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优点: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高;频次: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筛查。1-9岁采用宫颈细胞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则再持续筛查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0年里未曾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高危人群: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参考资料:[1]《肺癌筛查,为啥推荐用低剂量CT?》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tjsj/12865.html
------分隔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