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_常规体检

带父母体检,一天都不能晚

发布时间:2021-11-16 15:26:32   点击数:
白癜风应该吃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65.html
(一)“老爹刚打电话哭得厉害,说自己心脏不好,上天桥都上不动,心跳得厉害。每天硬着头皮坚持锻炼还这样,说自己心态不好……”妹妹发来一条手机信息,向我报告。父亲心肠好,但心态不好,尤其与我那总是积极向上的母亲相比。晋级正能量指的是“看人看事看其所长,凡事都往好处想”,而我的父亲,凡事总是习惯性地向不好的方向想,总是让我不要干这不要干那。他曾经强烈反对我从报社辞职创业,说失败了就只能喝西北风了;他让我不要往国外跑了,电视里放的国外总在出事;他甚至让我过早时不要到外面吃面条了,因为一起吃面条的人有坏人,防止人家谋财害命。我认定是他的负能量心态在作怪,现在,连他自己都承认自己的心态不好了,说明问题很严重,万一抑郁了,怎么办?我当即给妹妹回了一条短信:“到武汉全面体检一次。”又打电话嘱咐妹妹出面劝劝,让父母同意过来体检。我知道我是很难说动固执的父亲的。“什么时候?”“明天跟我到武汉,医院。”我相信,这个时候的父亲,容易接受体检的建议,机不可失。此刻,我正在武汉。明天下午要到位于黄石的湖北师范大学,给大学生做报告。中间我有一天的空隙,正犹豫着是否到西安出趟差,现在一下有了主意,买票回襄阳,住一晚,明天早上带父母到武汉。路上,妹妹反馈,已经跟父母说好了。可是,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两位老人又有动摇。第二天爱人要到同事家里吊孝,好好没人管怎么办?谁到幼儿园接小天天放学?到哪里不能体检非到武汉不可?体检又能检查出个什么名堂?晚点再说吧!父亲打退堂鼓,母亲也附和。这么多年了,他们都没有做过全面体检,我怕这一拖,又要拖到哪年哪月。我说了一大堆到武汉体检的好处,然后举例说,我每年都要到那里体检一次,心里放心。母亲说:“你当然是要体检,我们……就算了。”这是什么逻辑呢?凭什么我每年都应该去体检,而身体状况更糟的父母就不能去体检呢?每天我都忙,是不是他们一直都不能去体检了呢?我无法淡定了:别说了,就是明天,一天也不能晚,就这么办!对我来说,忙,不是理由;忙,对老人来说,其实也只是个借口。归根结底,他们心疼钱。从贫穷年代里走来,父母一生很节俭,对自己很吝啬。他们从来不会倒掉吃剩的饭菜,总是下顿热了吃光;从来不会扔掉一个矿泉水瓶、一张废纸,总是积攒起来整理好用小推车拉到废品站卖掉;搬进新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洗脸池下面的塑料下水管掏出来放到盆里,把洗过脸的水用来冲厕所……连剩饭废纸洗脸水都舍不得浪费的父母,听说要花几千块做体检,肯定心疼。而我,一定要让他们奢侈一回,不为他们,为我自己。(二)早上,我给襄阳晋级的部分员工开晨会,好久我没给他们开会了。父母在楼下等我,电话一个接一个催促。急匆匆到火车站,取票、安检、进站、上车,车门关了,两位老人累得够呛,闭目休息,都没怎么说话了。我确实就这么忙,每一天步履匆匆。前些年,他们也是很麻利的。晋级刚办托管班的时候,他们买菜、做饭,风风火火。现在,他们确实老了,取火车票时我特意看了他们的身份证,父亲69岁、母亲68岁了。他们越来越跟不上我的步伐,我不能让他们快点,因为他们快不起来,只能是我的步伐放慢点,不然他们就会离我越来越远。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便我明白这一点,有些行程我也无法改变。就像今天,我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带着两位老人来武汉体检,却不能陪着他们去,我要快速地赶到黄石讲课。时间稍微耽搁,我如果不能按时出现在会场,可就麻烦了。路上,和武汉晋级的小方老师联系,让她到循礼门地铁站等着,我把老人交给她。在武汉住一晚,明天早上,她带着他们去体检。我交代,选最贵的套餐,做全面检查,不用给老人说,直接办理。带父母到武汉,相处的时间很短,我看到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在循礼门地铁站那个长长的扶梯上,我回头看他们,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群里,母亲竟然挽着父亲的胳膊。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他们挽着胳膊。身边,也有年轻的情侣挽着胳膊,一脸恩爱的样子。相比之下,两位老人挽着胳膊,和恩爱无关,是因为人多、扶梯长,担心摔跤,所以搀扶似的挽着,把对方当做拐杖。父母总是在不经意间,以最自然的方式,给他的孩子带来温暖。(三)把父母交给小方老师,我继续坐地铁到武汉高铁站,转动车到黄石。饥肠辘辘,原来没吃中午饭。我悄悄地到湖北师范大学门外,吃碗面条垫肚子,然后才跟大学老师取得联系。晚上,在湖师教育大楼学术报告厅,给四五百名大学生演讲,我一开场讲了我的经历:“我来自于鄂西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我父亲在城里的困难企业打临工,一辈子都是临时工,我的妈妈是个农民,种着两亩八分地,他们供养着我们三个孩子读书。我们家两个研究生,我是学历最低的……”那一刻,我想到了正在武汉等待体检的父母,我是带着感情讲的,同学们也报以我掌声。晚上宵夜,几位大学老师对我说:“你讲得很好,台下没人玩手机、睡觉、进出,这不容易。”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不仅让我长大成人,而且成为我讲课中的绝佳素材,总能触动听众内心最稚嫩的地方,是我永远的财富。次日上午,在湖师见了当年教过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快11点时,我谢绝了午餐的邀请,匆忙离开了。小方老师说,体检快结束了,医院了。哥哥在武昌上班,专医院陪伴,体检完毕又回去上班了。到武汉,见到父母,他们详细讲述体检的过程,哥哥几点几分打了几个电话,都记得清楚。但是,他们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小方告诉他们,一个人多元。我把缴费单给他们看了,两个人一共是元。体检开始之前是不能说的,他们会阻止;体检完了是可以说的,让他们知道子女的这片心。确实,他们也平静地接受了。母亲说:“也好,全面检查了,没问题心里也踏实,有问题再去治疗。”父亲则拿着缴费单,研究明细,专注而慈祥。父母此生的第一次体检、最奢侈的一次消费,在哥哥、妹妹的参与下,在同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我虽然没能全程陪伴,但心里也算坦然,我想起了小时候父母为了做事、把我一个人锁在家里的情景。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我每天忙碌,辛苦赚钱,不是因为有多么爱钱,而是这辈子不想因为钱和谁低三下四,也不想因为钱而难堪。最起码,在父母年迈时,我可以有能力分担,当孩子需要时,我不会因囊肿羞涩而回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cgtj/143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