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_常规体检

为什么做这样的体检,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发布时间:2021-3-9 15:17:23   点击数: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它的病理类型有鳞状细胞浸润癌、腺癌、腺鳞癌,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病理类型,如神经内分泌癌、未分化癌等等。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肿瘤,著名艺人梅艳芳即因为宫颈癌去世。

早期宫颈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变的进展,可以出现以下7种症状,请一定不要忽视,因为宫颈癌属于恶性肿瘤,它可以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转移,甚至是血液转移,癌细胞波及全身。

1.不规则流血

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流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对于绝经后老年患者来说,出现绝经后不规则流血一定要引起重视。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犯血管情况而不同,如果侵犯了大血管有可能导致大出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量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2.异常排液

早期可有异常排液,多数液体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水状、有腥臭味,如果到了晚期,因为癌组织坏死伴感染,还可有大量脓性恶臭白带。

3.下肢肿痛

如果出现下肢肿痛,一般提示宫颈癌可能已经累及压迫到坐骨神经了,也有可能是引起了严重的下肢静脉血栓。

4.排便困难

宫颈癌可以直接蔓延到直肠,起到压迫症状,早期可有肛门坠胀,里急后重,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以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甚至血便。

5.尿频尿急

宫颈癌压迫膀胱,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如果压迫或累及输尿管,可引起输尿管梗阻,导致严重的肾盂积水,甚至是尿毒症。

6.消瘦

消瘦是很多癌症的表现,也是宫颈癌的表现,事实上如果出现严重的消瘦,宫颈癌基本已处于晚期了,因为全身衰竭,肿瘤消耗,使得患者出现恶病质。

7.贫血

贫血同样是宫颈癌的晚期表现,因为进食少,营养缺乏,再加上肿瘤本身引起的出血所致。女性该如何预防宫颈癌呢?

1.健康教育不可少

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目前已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性感染(目前已知的有14种),尤其HPV16/18型持续感染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性传播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过早性生活、过多性伴侣都会增加HPV感染几率。免疫系统是我们战胜HPV的王牌,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免疫系统,对不健康的行为,坚持说不。

2.定期筛查是关键

子宫颈癌定期筛查的重要性:由于宫颈癌疾病预后差、疾病负担重,宫颈癌,防大于治。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查+HPV联合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鉴于我国目前子宫颈癌的发病年龄特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为25-30岁。HPV疫苗接种者,应该同非接种者一样,定期接受子宫颈癌筛查。

3.预防性HPV疫苗接种

预防接种HPV疫苗作为宫颈癌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受到全球权威卫生机构和组织的广泛认可。欧美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均将HPV疫苗作为宫颈癌综合防控的有效手段。想想你的体检报告是不是就是这样?体检癌症筛查最常见的四大误区除了普通体检查不出癌症,这位医生指出了癌症筛查中常见的误区:①误区一:体检项目对癌症没有针对性不管男女老幼,不分家族病史,不管既往病史,不分职业性质,所有人都开一模一样的体检套餐。国内体检的这个怪现象,是有历史旧账可寻。早几十年,各地区的防疫站是承担体检任务的主体,目标也很简单,就是评估人生长发育是否符合常态,有没有传染病等等。由于体检目的单一,为了方便他们索性就设计了一个统一的套餐,时间一长,这种套餐的观念就逐渐固化延续下来,等到后来的大型商业体检机构进来之后,发现套餐可以快速的实现规模效应,又没有医疗风险,他们就干脆把套餐使劲包装加一些普通体检项目,让大家误以为它又大又全,肯定精确。听明白没?我们现在流行的这一套体检,它最早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你身体的健康状态,根本不是针对癌症设立的。这种一刀切的常规体检,就是说白了就是懒省事挣快钱,然而对于癌症早期筛选,没什么用。为什么做这样的体检,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首先很多癌症病属都知道,大多数癌症其实在早期并没有很典型的症状,经常表现为低热,经常疲劳,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持续体重减轻以及肿块,如果你没有癌症专项的体检和活检结果的支持,仅靠普通体检或者体表的轻微症状就让医生去确诊,几乎等于痴人说梦。误区二:癌症体检手段驴头不对马嘴因为医疗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医院癌症筛选手段落后,检测过程驴头不对马嘴。最常见的两个例子是,很多地方竟然还在用X光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要知道X光查出早期肺癌的概率非常非常低,查出来时很多都是晚期。误区三:包装成“高大上”能查所有癌症的体检项目最典型的就是两个,pet-ct和基因检测筛查癌症。好多体检机构的Pet-ct宣传语是“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但其实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Pet-ct的作用主要是在对癌症进行分期,鉴别是否转移复发,以及癌症的预后评估上。你要说,真用它查找身上可能的癌症病灶,它并没有比我上面列的专项检查有任何的优势。而且有时候,还会把根本不是肿瘤的识别成肿瘤,造成一种假阳性的结果,把人弄的心理恐慌,造成过度检查。还有号称“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的基因筛查检测,基因检测的结果只能提示一个人某种癌症可能高发的偏好,但实际上,偏好高,患癌的风险也未必高;偏好低,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如果没有某种癌症的家族遗传史,做基因检测那就是白白浪费钱。那为啥还有体检机构推荐这两种高大上的检查?因为做一次pet-ct就是上万的体检费呀!误区四:体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假体检防不胜防!医生培养周期长,本硕博11年,再加上3年的住院医师规划培训,直接造成了医生资源短缺。有些体检机构招不到医生看病例,就让护士冒充医生,给你看体检报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hqtj/132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