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婚前体检 >> 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
小美说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类似问题:“我爱人平时身体很好,从不打针吃药,为什么查出来是晚期癌症?单位每年也体检,我们实在不能接受……”;“上个月刚刚体检过,B超检查正常啊,为什么现在肿瘤已经无法切除?”
其实大家对健康体检的理解确实存在不少误区。
不是所有的体检都叫防癌体检
误区1
常规体检防癌于未然
首先需说明的是,肿瘤预防是一个分级体系,一级预防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危致癌因素,提高防癌意识,“防癌于未然”,因此预防癌症发生不能仅仅依靠每年1~2次常规体检,否则你会踏入第1个误区。“平时从不打针、吃药”,那你平时有没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呢?一天两包烟,一瓶酒,长期不良嗜好就会不断累积患癌风险,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①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排除消极、压抑和恐惧的心态;
②坚持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并保证足够的运动量,保持健康体重;
③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睡眠质量,生活有规律,不熬夜;
④防止过度疲劳,维持良好的免疫力;
⑤戒烟,忌酗酒,保证丰富、全面、平衡的营养,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脂肪、摄入适度高质量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日多种绿色蔬菜和水果等。
误区2
体检就是走个形式
二级预防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防癌于起始”,在此阶段,筛查体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健康体检是大多数单位的员工福利,但体检不是走形式,应由规范并具有医疗资质的单位承担,需要有经验的体检或临床医师负责体格检查,需要有血生化检测的仪器设备(不是单单扎手指做人工血涂片)、必要的诊断设备,如X线机器(钼靶摄片)、B超、CT等。第2个误区是体检就是“走个形式”,体检欠全面不规范。
误区3
不需要做全面体检
第3个误区就是由于个人因素,害怕体检,认为只要测个血压,做个心电图就行了,害怕抽血,直肠检查(确实有不适感,但对直肠病变有检出价值)。
误区4
体检正常就不用就诊
第4个误区就是“太过依赖体检”,医院就诊,它只是一个筛查过程,当发现可疑症状时,还医院详细检查,而且体检要和自身主观不适症状相结合,虽然体检一切正常,但确实有“胃部”、“腹部”等不适,医院查,有些疾病,体检是无法检测到的,如胰腺癌,因其解剖位置比较深,常规B超往往发现不了病变,需要薄层CT检查。
小美提醒:以上这段划重点!
谁最需要防癌体检
随着防癌、抗癌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主动体检,其中知识分子居多,福利较好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学校等部门职工是体检的“主力军”。但仍有不少群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①退休老年人群,街道社区应增加类似服务;
②白领、金领们,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其他;
③目前城镇和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体检覆盖率还有待提高。
通过防癌体检检出癌症或癌前病变的患者有很多,目前癌症整体诊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早期发现”的病例多了,当然这也和癌症病种有关,如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的早期诊断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体的癌症有75%是生长在表浅或容易检查的部位,但也有极难早期诊断的肿瘤,如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不足5%。
防癌体检适用人群
防癌体检适用于所有人群,原则上20岁以上的成人即可参加癌症检查,当然高危人群更要重视。
小美推荐
性别针对人群推荐项目筛查频率警惕癌种女20岁以上乳腺自查每月一次乳腺癌35岁以上乳腺自查+临床检查每年一次50岁以上乳腺自查+临床检查+乳腺X光钼靶检查每年一次20岁以上或有3年以上性行为宫颈检查每年一次宫颈癌男50岁以上前列腺特异抗体(PSA)试验每年一次前列腺癌男女
不限
40岁以上防癌体检+健康咨询每年一次各种常见肿瘤50岁以上肛指检查+大便隐血试验
每年一次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乙状结肠镜每5年一次慢性肝炎患者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B超检查
甲胎蛋白(AFP)化验
每半年一次肝癌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工作类型、生活习惯、特殊疾病史和家族史等,一般认为95%以上的癌症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大于女性,有不良嗜好及饮食习惯、职业疾病史、特殊疾病史(肝炎、家族性息肉病)及肿瘤家族史等。
(亚太地区结直肠高级别腺瘤筛查评分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大气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以及人口老龄化寿命延长等原因。我国癌症死亡率已上升到第1、2位,成为人们头部白癜风北京哪个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hqtj/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