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_常规体检

如何让体检更有效果,早发现健康威胁

发布时间:2020-11-20 8:33:23   点击数:

体检的意义

如何让体检更有效果

大多数单位都会有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那么如果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就意味着拿到了“健康王牌”?

癌症依然是目前最可怕的疾病之一。那么,有多少癌症病人是在单位体检时检出的?

以胃癌为例,胃癌在我国门诊中的检出率为0.2%-0.3%,但它在健康体检中的检出率仅为0.%,两者相差近20倍。也就是说,通过门诊发现胃癌的比例,是通过体检发现的20倍。这可能与大部分健康体检没有个性化有关。同时,85%的早期胃癌没有症状,且部分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也不会升高。

尽管常规体检对癌症的检出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但每年一次的单位体检还是很重要的。临床发现,那些有体检习惯,且在体检中发现肿瘤的,大都以早期的为主,愈后也相对较好。

科学体检,健康生活

这些针对性的专项检查,跟大众最相关的主要有8项:

①每年一次甲状腺B超——防甲状腺肿瘤,甲状腺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我国年癌症数据显示,年新发甲状腺癌近例,这样的数据让我们警醒,每年一次甲状腺B超是非常有必要的。

②40岁-75岁,每年做一次胃镜。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位列十大癌症之列。40岁-75岁者每年做一次胃镜很有必要。这类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约占胃癌病人的80%-90%。特别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的病人,每年一次的胃镜更为重要。

③40岁后,先做一次肠镜——防肠癌,人一到40岁,就应该做一次肠镜。若结果显示为阴性,日后没有不适感,又不属于高危人群的,可在三五年后再做一次。诱发肠癌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就是息肉和溃疡。若第一年查出息肉、溃疡,应先去专科复查。如果没有异常,那问题就不大,但第二年还是要做肠镜,且要连续做两年。若连续两年都没有问题,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下次复查时间。

④40岁后,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防肺癌,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称,CT筛查将肺癌的死亡率相对降低了20%,而X光片筛查仅能将肺癌死亡率降低6.7%。一般来说,CT对于周围型肺癌最为敏感,增强型CT对于3毫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90%,对于1厘米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可达95%。建议40岁以上的人,一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它的辐射在安全范围内,大家不用担心有副作用。

⑤40岁-60岁女性,每年做一次钼靶X线——防乳腺癌,现在许多单位女性员工的体检项目中已经包括了乳腺B超,35岁以下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但40岁-60岁女性每年应该做一次钼靶X线,60岁以后每1-2年做一次钼靶X线,这是筛查乳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

⑥女性每年做一次HPV+TCT——筛查宫颈癌,宫颈癌的每年筛查其实不应该从中年后才开始,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女性,都应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HPV+TCT)。若连续三年两项都呈阴性,可改为每三年一次;若HPV阳性,应定期随访。若TCT为阳性,应做阴道镜检查或宫颈病理活检。若没有癌前病变,则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必要的治疗,并继续随访。若连续随访两年,两项结果都呈阴性,则可以改为两年做一次。

⑦40岁以上男性每年一次前列腺B超+PSA指标检测——防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跃居国内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前10名。由于早期前列腺癌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发现年龄大多较晚,以65至75岁之间的比例较高。因此,40岁以上的男性不要忽视前列腺检查。目前单位常规体检中有直肠指检这一项目,它也能发现一部分前列腺疾病,但许多人往往出于羞涩等原因,放弃指检,这是很可惜的。对付前列腺癌,光靠肛门指检是不够的,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在单位常规体检项目后,再加做前列腺B超和PSA指标检测,这样能够有效地探知前列腺疾病,能较早期地查出前列腺癌。

⑧男性>45岁,女性>55岁做一次颈动脉B超——防血管堵塞,血脂高,现在已经成了城市中年人的常见病,许多人看到体检报告后也不以为然。对于多年血脂高的人,最可怕之处是最后会形成血管壁斑块甚至血栓;女性大于55岁、男性大于45岁、每天抽烟超过4支、肥胖者,要养成定期去心血管内科检查的习惯,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B超,监控血管壁斑块的形成。

35岁后,特别是40岁后,对所有人来讲,都建议在每年一次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加做一些针对性的专项检查。这些检查,可能会耽误你一两天的时间,但对早发现疾病关系重大。

来源:远盟健康管家

编辑:石莉娟

责任编辑:陈慧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rztj/127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