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入职体检 >> 轻松读懂化验单之二尿常规体检篇
尿常规化验单,医院体检、看病时,同样不能避免的一张化验单。然而大多数人却看不明白,不知该怎么与自己的身体状况挂钩。
还在被化验单上的↑和↓搅得心神不宁么?
还在内心茫然地被医生们吆喝着去做各种检查么?
是否有些不满大夫们解释数据时那高傲略带不屑的神情?
是否只有花上一河滩银子,才能止住我们内心的焦虑不安?
想要简单明了的看明白那宛如天书般的化验单么?
OK,跟着满姐一起来,我们来教你快速读懂一张化验单!
“尿常规”化验单不同于“血常规”化验单,随医院等级、检验设备不同,检查项目数量差别很大。少的仅有十几项,多的可接近四十项,并可合并陈列一些以尿液为检测物的相关检验数据。
只要是正规检查机构出具的尿常规化验单,都至少应有以下检查项目:
⑴尿蛋白(PRO)
⑵尿潜血(BLD)
⑶尿PH值(酸碱度)
⑷尿白细胞(WBC)
⑸尿红细胞(RBC)
⑹尿胆原(URO)
⑺尿比重(SG)
⑻尿酮体(KET)
⑼尿糖定性/葡萄糖(Glu)
⑽尿胆红素(BIL)
⑾尿硝酸盐(NIT)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上的各项参考数据,受年龄、性别影响差别不大,但为了便于进一步掌握身体状况和筛查病因,建议大家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最好还是将被检测人的基本信息如实告知开具化验单的医师们。
鉴于“尿常规”的各项检测数据,对于监测人体状态、判定各类急慢性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很难笼统说明,所以我们将根据三大类需求模块进行分析说明。
本单元专门为:身体无明显异常、无急慢性感染症状,参加正规体检的人群而答疑解惑。
常规体检人群做尿常规检查,是为了筛查可能存在的隐性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肿瘤等。
判定尿常规正常与否,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尿蛋白(PRO)”和“尿潜血(BLD)”。
“尿蛋白”:“阴性”表示正常;“+-”表示介于清亮与浑浊之间;“+”表示以送检尿液为基础,计算得出被监测人24小时内尿蛋白定量为0.2-1.0克。
+号越多,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越多,+号等级最多可到“++++”。
对于非肾脏性病患者而言,“+-”没有实际意义,可视为正常。
当尿蛋白出现“+”时,应引起警惕,并在1-3个月内再次做尿常规检查,以便观察尿蛋白变化情况。
当尿蛋白出现“++”及以上时,应高度重视,咨询医师做进一步诊疗。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不含或仅含有微量蛋白质。
当肾脏发生病变时,因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机制受损,致使血液流经肾脏排出杂质与毒素时,无法回收本不应排出的血液中的蛋白质,使之流失在尿液中,从而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以小分子蛋白为主,“+”越多,说明肾脏滤过膜和肾小管机能越差。
孕妇在怀孕中后期,因肾脏负担日益增大,易出现蛋白尿,只要不超过“+”,无明显的高血压、腿脚浮肿现象,即可不必理会。
产妇在产后恢复期内,可延续妊娠期内蛋白尿现象,不超过“+”时,持续观察即可。
体检前的精神紧张、高强度体力劳动、高蛋白饮食和突遇严寒高热,均可能产生功能性蛋白尿,尤其常见于青壮年人群。此时检查结果为“+”,为暂时性蛋白尿,除去外因即可消除。
还有极少量人群呈现无因性尿蛋白“+”,只要定期检查,无上升趋势,即可不必理会。
“尿潜血”:“阴性”表示正常,“+”等级最多可到“++++”。
尿潜血的成因很多,泌尿系统炎症、结石和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形成血尿。
当出现“+”时,应引起警惕,并在1-3个月内再次做尿常规检查,以便观察潜血变化。
当出现“++”及以上时,应高度重视,咨询医师做进一步诊疗。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可含有少量红细胞,但“红细胞(RBC-M)”不应超过3HPF,此时“尿潜血”为阴性。
血尿的发生不一定都是肾脏病变,可源于泌尿系统的任意部位,绝大多数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少数由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等导致。
某些泌尿系统肿瘤早期,可间断出现血尿现象。
女性的无症血尿常见于尿路感染或经期采集尿样。
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无症血尿,常见于前列腺肥大和尿道感染。
此时,若“尿白细胞(WBC)”和“尿白细胞定量(WBC)”数值异常,应考虑服用消炎药进行治疗,炎症消除后,血尿即可消失。
青少年无症血尿常见原因之一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也称为“胡桃夹现象”,多见于男性,病程数天至数年不等。多数患者无体感症状,少数呈突发性血尿并伴有左腹部疼痛和腰疼。
体检前的负重运动可引起镜下血尿(即肉眼不可辨别,高倍显微镜下出现大量红细胞状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检验设备精密度的提高,很多人被检查出潜血“+-”或“+”,多见于女性。鉴于女性在卵泡破裂等生殖活动中常发生细胞破损、轻微出血现象,因此不必太过紧张,半年至一年做尿常规观察变化即可。
其它需要注意的参数
①尿PH值(PH)
尿液长期偏酸(5.0-6.0)时,易产生泌尿系结石。
“酸性尿”常见于肉食过多、嗜食酸果蔓果实等水果或体质因素,可通过进食素食、柑橘类水果进行调节。
一般来说,“碱性尿”(6.0-8.0)有益于人体健康,可降低人体钙量流失和减少罹患结石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饭后尿检,尿液的PH值会相对偏碱。
②尿糖(Glu)
尿糖阳性,即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
此种现象分为生理性糖尿和病理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多见于饮食过度、人体应急状态和妊娠。
病理性糖尿多见于血糖升高引起的真性糖尿、肾小管功能受损和一些内分泌异常,如甲亢、嗜铬细胞瘤等。
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吉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rztj/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