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体检项目 >> 提醒人人都嫌尴尬的体检项目,却是
有乙肝,想谈恋爱、结婚、生小孩……可以吗?
脾虚的全身表现
《健康百家谈》
在民国,大闸蟹居然是穷人的食物?
脾在整个消化系统的重要性?
?点击收看精彩节目课题:脾虚的全身表现主讲专家:戴琦主任中医师、教授,江医院脾胃肝胆科主任中医师。擅长中药辨证治疗内科疾病,尤其消化系统疾病及亚健康体质调养。
了解更多知识精选问题1:《健脾会运用到哪些疾病治疗当中呢?》
精选问题2:《哪些不良方式会导致脾虚?》扫码观看完整视频如果让你投票选出,你最不想体检的项目,粪便常规检查一定榜上有名。很多人觉得它既尴尬,又脏,还麻烦。
其实,粪便常规不仅是体检中的“三大常规”项目,而且对于诊断消化道疾病还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便检,帮你防住肠癌正常情况下,大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纤维素、消化道分泌物、消化道脱落细胞、细菌、无机盐和水组成。其排出量随食物种类、进食量及消化功能而各异。
便检包括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镜检化验、潜血实验等。它是诊断很多疾病最简便、重要和有效的辅助检查。
大便不仅是消化道排泄出来的废物,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从它的变化可以了解胃肠道有无出血、炎症、寄生虫感染、胃肠道癌前病变等,并且判断出疾病的性质、程度。
同时,肝、胆、胰腺等重要器官的健康情况,也能从大便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便检对于肠癌的防治尤为重要大便潜血是肠癌非常重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出血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过便检可以发现。早发现并及时治疗,肠癌患者几乎可以%存活,但如果晚期才发现,生存率就非常低。
调查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达到年均4%,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例约有15万之多。
与快速上升的发病率相比,我国早期大肠癌临床诊断率却始终徘徊在10%~15%。有统计发现,超过80%的患者被诊断为大肠癌时,已发展到中晚期。
粪便常规,包括哪些方面?通常包括4个方面:
1、肉眼看粪便的性状和颜色
正常的粪便是褐色、圆柱形的软便。
粪便性状异常,可能预示的疾病:
水样便或者稀糊状,各种感染、非感染的腹泻。
细条状,直肠癌、直肠息肉、痔疮等导致的直肠狭窄(检查时看不出来,需主动告知医生)。
羊粪状,提示便秘的可能。
Ps:有些寄生虫,也可通过肉眼观察出。
粪便颜色异常,可能预示的疾病:
鲜红色,见于消化道出血,如直肠息肉、痔疮、肛裂等。
带脓血,常见于直肠癌、结肠癌、细菌性痢疾等。
油亮发黑(黑便),排除因为饮食(吃多了含铁的食物)或口服铁剂等原因引起的外,就要小心是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胆道出血等。
白陶土样,如果不是某些药物造成的,就有可能是胆道梗阻。
以上这些异常,自己在家多观察也能看出来,一旦发现有不对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2、显微镜查各种细胞、虫卵、寄生虫
经过初步观察后,接着就要借助显微镜,仔细查找肉眼看不到的异常,主要有:
白细胞:正常的粪便中是没有或偶尔有白细胞的,如果查出大量白细胞,说明肠道有炎症。
红细胞:正常的粪便是查不到红细胞的,如果有,则提示消化道出血或者有炎症。
脂肪滴:检出脂肪滴,多见于脂肪的消化不良,如腹泻、肠炎、胰腺疾病等。
寄生虫:如果肠道内有寄生虫,则可以从粪便中检测到虫卵或虫体(粪便常规是寄生虫感染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检查)。
Ps:除此外,粪便常规还可查出巨噬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等。
3、粪便隐血试验
当消化道有少量出血时,红细胞有可能被破坏,导致肉眼和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出来,于是就需要用化学法或者免疫学的方法来检测。
粪便隐血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和鉴别,如胃癌、大肠癌等。
Ps:如果试验前几天吃了含叶绿素食物、动物血以及含铁药物等,有可能出现假阳性。
4、粪便细菌学检查
粪便中含有大量如大肠杆菌、厌氧菌、产气杆菌等的正常菌群。
通过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可以通过菌群数量、种类的改变或增减,诊断疾病。
总之,粪便常规虽然看似简单,但它在人体各项检查中,尤其是针对消化道的检查,具有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年人每年都该做一次消化系统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应该每年都做一次便检,尤其对肠癌高危人群来说,便检可能成为“保命的检查”。
哪些人最该做便检?
年龄在40岁以上、久坐不动、肥胖、男性、有肠癌家族史等都是肠癌的高危因素。
另外,日常生活中,大家若发现大便性状、颜色发生变化,如粪便变细,颜色变成沥青色、红色、白色等异常情况,医院检查。
若检出便潜血为阳性,应再做2~3次便检确定,医院进一步诊治,以确认肠道出血原因。
做好以下几件事,有助于顺利做好便检:
1
在家提前取样
早上有排便习惯或不适应在外排便者,可以在家中排便,然后用清洁封闭性好的小塑料盒,把粪便装起来带到体检中心,取部分放到检测器皿中。
注意取便后要在1小时内进行送检。如果送检过程过长,导致大便干燥,就会造成可能存在的虫卵或细菌死亡。
体检者如果因为便秘或其他心理因素,一时排不出大便又急需检查,可用指套或棉签经肛门取样本。
2
检查前注意饮食
便检的前3天一定要注意休息,同时在饮食上多加注意,不要吃动物血制品、内脏等,以免造成便检结果出现假阳性。
便检的前1天,不要吃大量的绿色蔬菜,尤其是含铁元素较多的苋菜、芥菜等,否则也会对结果准确性产生一定干扰。
3
正确采集
用容器中的采集器(勺子或木棒),在粪便的3个不同部位,采集黄豆大小的大便,医院专用的便盒或一次性塑料袋、保鲜膜中。
4
防止便样污染
留取粪便标本时,要避免被尿液、经血等污染,更不要取贴近便池或地面的粪便,以防便样被污染。
5
挑取“重点”便样
若大便有黏液、脓血等异常外观时,需挑取有异常外观的部分送检,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胃肠道的病理现象。
精彩节目回顾精选节目1:《如何做一个健康女人》精选节目2:《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和随访》大家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推文或直播室下方留言
主任直播时会尽可能地回答大家的问题。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
专家推荐Experts刘玉明
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40多年,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10多篇文章。擅长根据客户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特征与症状、不同工作性质等情况,制定科学的体检项目。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