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常规体检 >> 吴先生常规体检显示一切正常半年后却患肝癌
去年夏天体检时还显示一切正常,没想到半年后却成了肝癌晚期。市民吴先生看到确诊单时,人都懵了。“我每年都会体检,已经连续体检6年了。每次体检结果,都说一切正常,怎么会突然间得了癌,还是晚期?”“临床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有了定期体检的意识,但体检项目的选择上,还是粗放式的,没有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针对性地体检。”医院中西结合肝病科主任汤雄遗憾地说,有相当一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体检中难以发现,这是体检的纰漏。
病例一
常规体检正常半年后癌症晚期漏检了甲胎蛋白
今年年初,结束了多年打工生涯的吴先生,从外地回到九江。已经40多岁的他,在外漂了10多年。攒了些钱,他原本准备回家做些小生意,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安稳日子。谁知道,一张确诊单打碎了吴先生的团圆梦,一家人陷入极度悲痛当中。汤雄介绍,吴先生家有肝病史,他的妈妈和姐姐都患有肝病。多年前吴先生因为有乏力症状,在医院也查出患有肝病,吃抗病毒药物治疗,后来症状慢慢消失了。
虽然人在外地,但吴先生的健康意识还很强。医院做检查,“主要检查肝功能和DNA。”吴先生说,这些年,他一直感觉自己身体不错。体检结果单每次都显示:肝功能正常。所以,吴先生也很放心。
这次回九江,医院做了个检查,由于有家族肝病史,汤雄给吴先生加做了一项检查,叫做甲胎蛋白(AFP)。没多久,检查结果就出来了,甲胎蛋白值超标,经过彩超等进一步检查,吴先生被确诊患上肝癌,并已处于晚期。
面对号啕大哭的家属,汤雄也很无奈。“现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很少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特别是一些占位性病变,如果占位小于1厘米,B超是无法检查出来的。如果没有查出来,过了半年,很容易发展成晚期。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癌变,位置较深,不像甲状腺和乳腺癌变,位置浅表,易发现。”汤雄说。
病例二
按胃病检查治疗了半年却发展成肝癌晚期
说起肝癌晚期,目前病房里有个90后的小伙子也患上了这个病。之前,小伙子一直以为自己患有胃病,按照胃病检查治疗了半年。据汤雄介绍,小伙子半年前感觉右上腹痛,医院做了胃镜,说是有胃炎,就按照胃病来治疗。其实,这名小伙子疏忽了一点,他的家族里有几名肝病患者。而这种情况下,一直右上腹痛,就不会是单纯的胃病这么简单。体检中,只检查了肠胃,没有针对肝脏做检查,导致半年后肝癌扩散。确诊时,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
像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汤雄说,临床上有太多这样的教训。“有肝病家族史的人,体检时更要注意,学会自己选择。不要仅仅只检查肝功能这一项指标,还有甲胎蛋白和彩超。”虽然甲胎蛋白值偏高不是肝癌的确诊指标,但临床数据显示,甲胎蛋白偏高的肝癌阳性率达到60%,很有提醒意义。
提醒5类高危人群体检时需增加项目
吴先生和这名90后的小伙子,不是没有做体检,他们的常规体检都没有查出肝癌。汤雄分析说,现有医学技术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早发现所有癌症的程度,一些人在体检中没选择一些针对性的专项检查项目,这些都是导致肿瘤没有早发现的原因。从现在的体检套餐来看,主要是常规检查、血液以及超声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容易发现的肿瘤是浅表性的,大多数肿瘤筛查不到。这种体检可以称为粗放式体检,而我国癌症发病率较高的肺癌、胃癌、肠癌等检出率还是很低。所以,有时候,选对体检项目比体检本身更重要。
常规体检本身很有意义,也很必要。但对于高危人群,就需要增加一些项目了。汤雄说,有5类人属于高危人群:一是40岁以上;二是有肿瘤家族史;三是有不良嗜好的(喜食烧烤、油炸、腌制食品的人);四是工作环境恶劣(放射性、粉尘、水污染);五是易感人群(有乙肝的人)。
针对这些高危人群,汤雄建议体检时,可以增加肿瘤标记物、影像学(核磁共振)、钼靶检查等。
(记者程静)
————————————九江新媒体北京的白癜风那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cgtj/10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