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_常规体检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高,一定是癌症

发布时间:2019-1-3 18:52:17   点击数:

体检报告发现某一项肿瘤标志物异常,是癌症吗?本文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解答这个疑惑。

作者:褚旭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肿瘤标志物检测目前已成为体检中的常规检测项目,在临床上应用亦较为广泛。很多人拿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会发现某一项肿瘤标志物异常,再联想到这个名字,不免忧心忡忡,以为自己患上了肿瘤。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肿瘤标志物是怎么产生的?

肿瘤标志物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肿瘤细胞自己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另一种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产生的。

二、肿瘤标志物如何分类?

1、胚胎抗原类:AFP、CEA等;

2、糖链抗原类:CA、CA15-3、CA19-9等;

3、激素类:异位ACTH、hCG等;

4、酶和同工酶:肝癌的γ-GT、前列腺癌PAP;

5、蛋白质类:多发性骨髓瘤的本周蛋白;

6、癌基因产物类:Ras基因产物等。

三、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它们的变化都有什么意义?

1、甲胎蛋白(AFP)

(1)原发性肝癌时升高,半数患者超过μg/L。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者亦可升高,但常低于μg/L。

(3)妊娠3~4个月时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产后3周恢复正常,但常低于μg/L。

2、癌胚抗原(CEA)

常见于消化道肿瘤,如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也见于乳腺癌和肺癌,阳性率均在70%~80%。

(1)术前CEA升高者,常提示有肿瘤转移或局部侵犯,预后较差;

(2)术前水平正常则提示预后较好;

(3)术后若有复发,则CEA水平可早于症状明显前升高,且与病情恶化程度保持一致。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总PSA在前列腺癌时明显升高,手术切除后可明显降低;若肿瘤复发或转移,则再次升高。

4、癌抗原(CA)

(1)CA常用于诊断卵巢癌,尤其卵巢上皮癌,还可见于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2)CA19-9、CA常用于胃肠道肿瘤,二者联合使用尤其适合于胰腺癌的诊断;

(3)CA15-3常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4)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较佳的标志物。

5、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

CYFRA21-1是诊断NSCLC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适合于鳞癌诊断及病情进展、预后的判断。

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常用于诊断、监测SCLC、神经母细胞瘤,常用于判断肺癌放化疗效果。

四、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真的升高后怎么办?

医院及相关专科就诊,如肿瘤科、乳腺科、泌尿外科等,提供相关病史,由专业医师来决定下一步的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肿瘤确诊仍需病理学证实,标志物只做参考。

五、为什么我没有肿瘤然而肿瘤标志物还会升高?

原因常有:①体检之前饮食紊乱、睡眠质量不好等导致血检结果异常;②有相关疾病病史,如患有肝炎、肝硬化,则AFP升高,但可与肝癌进行鉴别。

肿瘤标志物常常是几个指标联合起来应用,某一项在正常范围内的变动或者轻度异常并不意味着肿瘤。但一旦发现体检表有异常的“箭头”,还医院的相关科室就诊,让医生来帮助判断。

附: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aoying

yxj.org.cn

稿费:~0元

小编

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cgtj/109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