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_常规体检

【体检科普】1+X体检模式,体检还要晓得

发布时间:2016-7-18 20:41:55   点击数:

【体检科普】1+X体检模式,体检还要晓得

所谓1+X个体化检查,1为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心理量表、内、外科医生、五官科医生常规查体、妇科医生常规查体、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和B超等。

X为针对不同人群的情况,增加不同的检查项目。例如有家族病史的人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增加相干的项目,如选择肿瘤筛查和基因检测;有慢性疾病的人根据疾病种类,增加慢行疾病的相干检查。

“健康体检的频率”

应当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检查?这个问题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通常每1~2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但体质较差,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议每一年检查一次。

中老年人:由于各方面性能的下滑,身体进入“多事之秋”,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间隔时间应在3~4个月左右。

另外,与有毒有害物质密切接触工种的人员,还应定期专项检查,以便初期发现职业病。

“选择适合的体检项目

目前体检中心会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体检套餐”,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合适自己的“套餐”便可。

常规健康检查套餐一般体格检查: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的专科检查;

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象学检查,可根据本身情况适当增加心脏彩超检查;

生化检验:血、尿、便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和乙肝5项等化验检查。

“体检要晓得加项”

常规体检,体检还需要有针对性进行体检“加餐”。

心脏检查:对暂无症状的冠心病、初期心肌梗塞等初期心血管的毛病,通过常规心电图很难被发现,导致中老年人常常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

建议:有心律失常、胸闷气短等症状的人,可以增加心脏彩超等项目。骨密度检查:骨内钙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骨质疏松在早期的症状其实不明显。

建议: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膝关节等部位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乳腺检查:乳房自检和乳腺癌的筛查,极可能会帮助女性朋友尽早发现病患,提高预后质量。

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体检时应查乳腺彩超/乳腺血氧。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议应每一年查1次。前列腺检查:人到中年,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需要引发注意。

建议:进行体检时增加前列腺超声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异常。眼底检查:很多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比如,视察视膜动脉是不是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乃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建议:45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产生视物模糊并伴随头痛者,更需此项检查。口腔检查:俗语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如果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过凉或过热的食品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可能有牙周病。

建议:有以上症状时就应当找口腔医生检查和医治,最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和结构都会产生退行性变化,很多疾病会“趁虚而入”,一些特定疾病的危害也会增大。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有家族性疾病史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当定期进行体检。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尽早发现和控制常见疾病、多发病,保持身体健康。









































白癜风症状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cgtj/10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