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常规体检 >> PBR研究院丨中老年人体检关注10项体检
PBR研究院丨中老年人体检关注10项体检
体检的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医治,防患于未然。中老年人群一年1到两次健康体检,可以有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而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干预调剂,尽早的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尤其是老年人群易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
1、心脑血管检查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病发诱因之一,血压常常处于高峰,容易产生脑血管意外。
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
年老者,建议做个心脏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不是产生病变。
2、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早发现是不是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这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老年人可屡次进行检查。胸透可发现肺结核、肺癌,终年吸烟的中老年人更应当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初期肺部肿瘤,这是最好初筛手段。
3、查眼底很多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如视察视膜动脉是不是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乃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45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产生视物模糊并伴随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可尽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得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可通过查眼底反映出动脉是不是硬化。
4、查血糖和血脂肥胖或得了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但是,虽然空腹血糖正常,但是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到达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自己有糖尿病明显症状时,已来不及了。
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的人,除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做餐后血糖的测试。
5、检测骨密度骨质疏松在早期的症状其实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的问题。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等产生骨折时已流失了1/3以上的骨质。
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
6、胃肠镜检查5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老年男性应把其列入体检“补充清单”。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大肠瘜肉等,以便尽早清除。另外,通过大便潜血实验还可初期发现消化道疾患及癌症。
7、妇科检查老年女性即便已绝经,也不能忽视每一年一次的全面妇科检查。妇科内诊加宫颈刮片,包括外阴、阴道、宫颈细胞学检查,子宫、双附件触诊等。对初期宫颈癌的发现很有帮助。原则上已婚女性最少每两年检查一次。
8、脑部CT脑梗死的先兆可能仅仅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CT可以检查肿瘤、脑梗死,但常规体检中许多人不会查脑部。
常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可以做一做脑部CT检查,排查初期疾病。
9、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概率越多,产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50岁以上的人,每一年最好做一次有关癌症的检查。
10、口腔检查牙不痛绝不意味着牙就没问题。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热的食品会敏感和酸痛等,都说明牙齿存在问题。最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
老人体检注意事项1老年人体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2老年人体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3老年人体检查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4老年人体检查肾功能前3天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品;5老年人在确诊高血压前1—3周进低盐饮食;6老年人体检做心电图、脑血流图24小时内禁酒。
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相当高昂看下鼻咽癌又名广东癌初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