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常规体检 >> 体检误区,你中招了没
“世上没有后悔药”,许多人被诊出大病才追悔莫及,但很多时候却为时已晚,一个人倒下,影响的却是整个家庭;
防病重于治病,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体检的重要性,然而人们认识存在的许多误区,不仅让体检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因此错检,漏检。今天医兮为大家总结几个常见的体检误区,希望大家以此为鉴。
误区1:体检不重视
体检前,体检中心会通知被检者一些注意事项,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体检前一天不要大吃大喝,尤其是晚8点后要禁食,不要喝酒、浓茶、咖啡,不要进食太甜、太咸及油腻的食物,否则将影响血糖、血脂、肝功能。其次,晚上要早点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否则也会影响体检准确性。最后,要按规定时间采血,最迟不宜超过上午10点,否则会受激素影响,血液状态发生变化。此外,女性要避开经期,不化妆,不穿连衣裙、连裤袜,不戴项链等饰物。如果动过手术,要带相关病历和有关资料。
误区2:重视心肝肺,忽略眼耳鼻
“抓大放小”是很多人体检时的通病,往往重视五脏六腑的检查,验血验尿做CT一样不落,却忽视耳、鼻、喉、眼、皮肤这样的“小科”,导致这些器官的小病逃过“法网”,留下隐患。比如鼻咽癌,早期没有症状,多数患者是从体检中发现的。又如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状况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就连最简单的身高体重都很重要,因为BMI(体重指数)是判断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指标。
误区3:忽视常规项目
一些顶级的医疗设备疾病诊断率高,因而多数人体检时对之趋之若鹜,盲目崇拜“高科技”,而忽视十几块钱的基础检查,反而得不偿失。事实上,仪器再先进,毕竟不是全能冠军。
比如一些高精的CT适用于重要脏器检查,但尿常规、便常规等检查也很重要,能检测出人肾脏以及从胃部到肠道的多种早期疾病。血糖是检测糖尿病最直接的指标,血脂可作为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参考,肛门指检是发现直肠肿瘤、息肉、痔疮、前列腺病变等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
误区4:对结果患得患失
人们往往最重视体检报告里的数据,却又不能正确认识,导致错误判断。
第一,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定的,换句话说,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第二,指标因人而异,比如血脂、胆固醇指标是针对健康人群而言的,但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即使结果正常身体也可能处于危险状态。
第三,数据异常不代表一定有病。有些指标总是随着生活习惯、身体状态、环境而不断波动,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比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肿瘤指标CA的正常值范围是0~37,有的人查出多,害怕得不行,但其实抽烟、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导致这个指标升高。
误区5:慢性病不需要体检
一些已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肠胃病、哮喘、肾病等疾病的人,长期服用药物,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因而经常忽略体检和复诊。建议糖尿病患者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血糖,看有无并发症;乙肝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肝脏B超,看有无病变;胃病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以便及时掌握病情,适时调整用药。
误区6:一次体检管“一辈子”
“我以前做过体检,没病。”但一次健康体检,不可能管三五年,更不可能管一辈子。坚持体检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常见病,及早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最好每年体检一次,尤其是白领和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患者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该病的检查。此外,一些疾病的高危人群要额外做一些检查,如长期吸烟、矿业工作、肺结核患者等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要做一次肺部CT;45岁以上抽烟人士、肥胖人士,有结直肠癌、息肉家族史或腺瘤样息肉病史的人,应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误区7:讳疾忌医
害怕疾病,不敢面对,许多人有“鸵鸟心态”,掩耳盗铃;因为内心抵触体检,怕一旦查出什么毛病,自己无法承受,给家人也带来负担。其实这种想法十分错误。防范大于治疗,疾病早期治疗效果一般都好于中晚期,对于癌症尤其是这样,定时体检,也是对健康的监控,早发现,早治疗,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误区8:随意弃检
怕辐射拒绝做胸透
人们大多对X线等检查带来的辐射“谈之色变”,体检时回避做胸透、CT检查等,这会为一些疾病埋下隐患。以肺癌为例,如早期能通过胸片查出,还有手术机会,但到了严重咳嗽、咳血的程度,往往就已发生转移,难以治愈。现在的X线检查辐射剂量远远低于国际上规定的人体器官可接受的射线剂量标准。除了女性妊娠期不宜检查外,其他人都可以接受检查。
拒绝肛门指检
经调查,在体检中,大部分人常常都会放弃这项最重要的检查——肛门指检,放弃率高达99%,而这项检查的尴尬在于,需要体检者当天能及时排便,并且由体检者自己在粪便上多点取样。因此,体检者均表示体感不适、顾及隐私、取样麻烦、“没啥用处”等,拒绝这项检查。
如此之高的弃检率背后,却也隐藏着极高的患病几率。人体肛门向内依次为肛门、肛管、直肠,肛管长约2.5—4cm,之后便是直肠下端,长12—15cm,医生通过手指检查,即可发现肛管、直肠末端是否有包块,直肠壁是否正常光滑,有无局部隆起或息肉,能够初筛是否患有直肠疾病。60%—70%的直肠癌可经肛门指检发现。若直接拒绝这一项检查,长期耽搁正规诊断,会极大地增加患病几率。
误区9:体检报告随意丢弃
除了体检本身,体检报告的运用也十分重要。不少人在体检后将体检报告随手乱丢,觉得没有查出问题,就没有保留的必要。但体检报告告诉我们的不只是现在有没有生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年的身体数据分析未来是否有患病的风险。体检结果没有异常,并不代表身体没问题。
每一份体检报告都是身体的健康资料,因此最好把每年的体检报告都保存好,医生通过对三年或几年的报告比较分析,就能够发现这一年来身体状况的变化,确定有无某种疾病倾向。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从而利于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现。
想了解更多还想了解更多医疗健康信息?
治白癜风专业医院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cgtj/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