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常规体检 >> 体检监测血糖时,七件事不能做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测出的血糖值准确可靠。
可惜,有许多糖尿病患者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准。
这里我们列举出了七个「不要」,希望读者朋友能记住它们,避免检查结果失准。
不要在前一天停用药物检查空腹血糖时,头一天的降糖药物(包括晚餐前的胰岛素)要照常应用。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时,当餐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也要照常使用。
因为检查的目的,就是是为了了解患者在药物治疗情况下的血糖控制情况。
擅自停药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病情,让医生的判断失误,更会造成血糖波动而加重病情。
不要在检查前一天少吃第二天要测血糖了,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有意无意地在检查前一天少吃一点。
这样测得的空腹血糖结果可能比较「理想」,但却不能反映在日常状态下的真实血糖水平。
因此,患者检查前一定要和平常一样吃饭,并且告诉医生自己在检查前是否有剧烈运动、抽烟、饮用咖啡酒精等行为,这会帮助医生综合分析结果。
不要提前打胰岛素再等待抽血大清早,要测空腹血糖时,一些患者会选择在家打完胰岛素,医院排队抽血,这样做其实存在风险。
通常这针胰岛素,是在早餐前半小时注射。医院途中以及排队等候的这段时间,很难确切预估。因为抽血后才能进食,若不能在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内完成抽血,很容易因进餐延迟而发生低血糖。
建议:医院检查血糖时,随身带着胰岛素笔。在医院抽完血之后,立即注射胰岛素,然后及时进餐。
这与第一点提及的不要停药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微调一下。
不要把检测时间拖得太晚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可以用于判断患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还能反映前一天晚上的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
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釆血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
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称为空腹血糖,结果可能因空腹时间太久、体内激素变化而不能代表空腹状态。
2.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胰岛的功能以及当餐进食、用药量是否合适。餐后2小时血糖,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到2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
不少患者认为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这一点,需要格外的注意。
不要偷懒错过定期检测因为怕花钱、图省事,间隔很长时间才测一次血糖,且只测空腹血糖,这种做法不可取。
1.病情稳定:建议一周一次,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
2.病情较重、血糖波动较大:建议一周选择两天,测全天8个时间点的「血糖谱」,包括空腹(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
空腹血糖高可能是因为,头天晚上降糖药用量不足,或降糖药用量过大,夜间低血糖后身体分泌升血糖激素,导致高血糖。
这两种情况,理截然不同。
凌晨3点测血糖,可以用于明确原因,帮助医生制定方案。
3.根据变化调整:若生活节奏有变化(如出差、参加宴会等),或者身体出现状况时(失眠、感冒、心绞痛等),也要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不要用感觉代替检查血糖高低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但是,每个人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是有差别的,而且血糖水平的高低与自我感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自觉症状轻重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的真实水平。
该测就测,这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否则,增加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就得不偿失了。
不要忽视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偶然因素(如饮食、睡眠、感冒发烧等)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最近2~3个月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
所以,医院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的情况。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个监测3~4次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监测1~2次。
小编提醒:记住这,把血糖控制好~
如果您还想知道或者了解其他信息,可以在下方给小编留言~~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