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_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能让人逃脱癌症厄运吗丨温州

发布时间:2016-11-25 1:10:28   点击数:
点击上方“温州科普”   张先生是一位老烟民,从17岁时学会抽烟开始,已经有46年的烟龄了。他经常咳嗽,近几年来咳嗽时痰中偶尔还带点血丝,因此他常常担心自己的肺部有问题。不过幸好单位每年都组织体检,每次体检他都拍胸片,从未发现肺部有问题。但是今年,体检结束还不到三个月,他不仅咳嗽加重,还出现了胸部胀痛、声嘶、气促等症状,医院就诊,医生怀疑是肺癌,就让他做了个肺部CT。结果显示纵膈后方有一个2厘米大小的肿块,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肺鳞癌。张先生和家人非常疑惑,为什么每年都做健康体检,却没查出来问题呢?

1

体检合格不等于身体健康

  年卫生部印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很明确地指出,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医疗中心总监崔其祥告诉记者,“健康体检是针对健康或者亚健康人群进行的体格检查。通俗地说,每个体检项目的数据都是从侧面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一些常见病是可以被发现的,所以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说,通过尿常规可以发现肾脏方面的严重疾病,而高血压,乙肝,明显的肺部疾病则可以通过测量血压,验血和胸透及时发现,还有用超声手段来看身体变化的信息。”

  作为一种健康投资,体检的重要性已被很多人熟知。但是,目前的医学水平有限,通过一项常规体检就能查出所有的疾病,也是不可能的。崔其祥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做完常规体检合格并不能说身体完全健康,还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有些人体检完了,数据都是正常的,就会掉以轻心。尤其有些亚健康患者,在体检中数据表象是正常的,却容易忽视一些疾病隐患。比如,早期肝癌病人,可能检查中肝功能数据正常,那是因为早期肿瘤对肝脏功能还没造成太大影响。”

  可见,现在所提的“健康”与疾病相对比,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崔其祥一再强调,“很多人体检后,把体检报告拿回去就扔掉了,这是不好的习惯。大家最好把每年的体检报告保存起来,将每年的指标进行对比。一旦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要找医生进行解读、指导,提供一些预防的知识。千万不要觉得体检合格就万事大吉,而轻视了医生在体检报告中所签署的意见,要认真实施体检结论中医生给您量身开出的健康处方。”

常规体检只是初步筛查的过程

  常规体检最重要的作用是让民众获取健康的知识,以此来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由于常规的健康体检是一个初步筛查的过程,如果针对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就会产生一些局限。崔其祥表示,“目前有些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检查项目以及选择的项目不全面,不合理,比较局限,并没有针对个人的年龄,体质以及家庭遗传史等进行分类检查,这样癌症的早期发现几率就比较低。”

  在国外一些国家,有全国性的标准癌症筛查方案,另外还有全科医生进行全面的病史管理,发现问题可以建议病人再找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和检查,制定符合病人的个性化防癌方案。据美国官方数据统计,仅以癌症“大户”肺癌为例,早期肺癌筛查成功地将肺癌死亡率降低了20%。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癌症中1/3完全可以预防,1/3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命质量。可是,在我国每年新发的癌症患者中,早期癌症发现率不到20%。

  崔其祥表示,“简单查体很难发现患癌,比如用一般的胸片无法发现早期肺癌,而且有些癌进展得很快,几个月足以广泛转移。所以必须有针对,深入的防止早期癌症的检查。如,体检者本人抽烟史多年,我们会建议他做更深入的早期肺部癌症筛查项目。同时,根据年龄,家族史,工作性质等等分类,针对商务族,银发族及癌症病人复查,我们也会推荐不同有针对性的体检套餐供选择,其中包括针对一定危险度的人群制定的早期防癌体检套餐。”

  防癌体检项目是一个由大到小筛查肿瘤的过程,发现问题后将范围一步步缩小。由于肿瘤的高发病率,国家对于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癌症早诊早治非常重视。崔其祥也向记者透露,明年北京市科委将联合中医院,医院医院,开展对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疗的项目。

防癌体检要有针对性

  由于大多数肿瘤病因尚未明确,一些诱发癌症的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如:吸烟)还在继续加重,因此癌症的早诊早治(即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大量数据也表明,大部分的早期肿瘤治愈率要远远大于中晚期肿瘤,所以防癌体检项目备受   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记者从体检中心了解到,这两年来做防癌体检的人数翻了几倍。

  中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告诉记者,“比如表面抗原阳性的肝炎病人建议查肝癌;如果吸烟的人烟龄有20年以上,一天一包,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要重点查肺部,他们肺癌的高危人群。”

  有些体检者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话,医生会有特殊的建议。张凯说,“比如结直肠癌,体检者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得直肠癌,我们会建议体检者做结直肠镜。母系这边亲属有乳腺癌的话,女儿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大,我们也建议女性每年都要查乳腺。”

  防癌体检具体的检查项目,除了常规体检也要查的身高,体重外,还包括空腹抽血,B超,CT等项目。由于肺癌,胃癌,结肠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等占据了肿瘤发病率的75%,它们是重点监测的检测项目。而防癌体检也会对常见肿瘤采用不同的针对手段,如:超声联合血清甲胎球蛋白(AFP)筛查肝癌,低剂量CT筛查早期肺癌等。

  防癌体检在检测早期肿瘤的同时,还会对一些增加肿瘤发生几率的机能变化和疾病进行检查,并对这些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尽最大可能阻断由于癌前病变或疾病导致的癌症发生。”

  做防癌体检,同时也需要检查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张凯打了个比喻,“经验丰富的医生就像火车站的警察,在茫茫人海中抓小偷。有些警察可能凭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判断力,马上就能抓到小偷。同样的,早期肿瘤诊断也是一批优秀的医护团队来检测病变。

防癌体检滥用易造成辐射过度

  常规体检应该每年都做,那么防癌体检是不是检一次,就可以安全三五年呢?防癌体检一般建议一年做一次,但也要注意特殊的体检间隔期。张凯说,“比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体检者(肝癌高危人群),一般就不是一年一次筛查了,要改为六个月或八个月做一次肝癌检查。”

  在防癌体检中,肿瘤标志物被广泛使用。以抽血为例,常规体检查的是血色素,血糖,血脂等,防癌体检会更   一旦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确实表示健康出现一定的问题。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能确定是患了癌,需要再次做针对性的检查。

  “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患者,可能由非肿瘤因素引起。如果肿瘤标志物低值升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寻找原因,即使肿瘤标志物不高,也不意味着排除了患肿瘤的可能性。比如在肿瘤标志物中比较有意义的,针对肝癌检测的甲胎蛋白(AFP),约有40%-50%的肝癌病人指标不会高。”张凯表示。

 防癌体检某些时候也会出现被滥用的情况。医院做防癌体检会从头到脚做全身防癌CT扫描,张凯告诉记者,“这很有可能造成辐射过度,并不建议这一方式。”

(文/记者齐亚凤,图片来自于互联网。新媒体编辑/陈振宇,版权所有,转载需授权。)

温州科普(







































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
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jdtj/23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