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入职体检 >> 体检单上这个指标超了,一定要当心
想必大家的朋友圈,应该都被“女白领晒出体检报告,有个指标爆表”刷屏了吧。
最近,云南昆明女白领刘女士的单位组织体检,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她的心情很down!
她没想到平时偶尔胃不舒服、拉肚子等,背后竟然真的有巨大隐患!
除了以前的一些毛病,今年体检报告中,这个“幽门螺杆菌检测判定值”让她惊慌失措。
嗯,就是这个有点绕口的指标!
幽门螺杆菌检测被明确标记出“+”号,显示为“阳性”,数值为!
ps:小于50为阴性,大于等于50为阳性!
然而当她与隔壁办公室同事聊天时发现,她竟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隔壁办公室的6个人,也全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一场办公室探案迅速展开,大家纷纷展现自己的搜索技能!
某度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可能和吃的食物有关系,而且还会传染,严重还会引起其他病症……
某乎说,幽门螺杆菌也不是那么可怕,经常吃外卖、火锅、烧烤等都有可能让数值增加,常常一起吃饭的人会互相传染。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啥?
小编顺手查了一下,在春雨医生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称,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它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检出率高达95%-%,胃溃疡患者中的检出率在70%以上。
同时,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Ⅰ类致癌物。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与诸如缺铁性贫血、牙周病、皮肤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甚至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的发病有密切的相关性。
该文章指出,我国成人感染率统计数字不一,但普遍认为在50%以上。大部分感染者是无症状的,只有在体检时做相关检查才能发现。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杀18岁以下:不建议治疗
“如果是小孩子,我们一般不治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陆红解释说,儿童的治疗依从性差。
“幽门螺杆菌治疗的过程有点辛苦。药物对消化道有一定刺激,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陆红直言,别说孩子,不少成年人在治疗中也很难坚持。患者如果不配合,比如未按医生要求完成疗程、不定时服药、减少量等均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而研究发现,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于抗生素耐药,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
日本建议儿童12岁以后治疗,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的指南。陆红从临床经验出发,认为18岁之后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时候免疫稳固了,治好了以后再感染率也比较低。”
那么怎样才算根治成功?陆红解释,患者在治疗后需停药起码4周。这4周当中,所有胃药、抗生素和铋剂,以及一些中成药都不能吃。医院做呼气实验复查,没有问题那才是真正好了。
一旦根治,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率并不高。虽然大陆地区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数据,但台湾地区的研究显示,一般再感染率在1%左右。即便在巴西这样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再感染率也只有10%。“也就是说,治好了,只要自己注意卫生,再感染率是很低的。
成人:没症状也建议治
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医生对于是否需要立刻着手根治有不同的见解。
据我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应尽早根治。
然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对于这20%没有明显症状的感染者而言,是否也需要治疗?
陆红认为,这就涉及“预防性治疗”这个概念。很多年轻人觉得胃不疼也不难受,所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当一回事。但胃部疾病如胃癌,很多时候早期都没有症状。
“就像抽烟的人不一定就会得肺癌、肺气肿,但是等发生了就来不及了。”陆红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和抽烟与肺癌的关系差不多。你能因为还没得肺癌就认为抽烟没有害处吗?
临床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约39%。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口传播、亲密接触传播、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因此,很多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来自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共同进餐的同事之间。“习惯使用筷子,没有分餐制,患者就会反复感染。”
虽然症状不明显,但是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组织学上的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如果不及时对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干预治疗,慢性炎症在反复感染、修复的过程中,胃就不能用胃黏膜细胞去修复,而是用肠道的细胞去修复,即出现所谓的肠化生。这时若炎症仍不能控制,持续存在,就会导致出现胃黏膜异型增生,即发生低级病变、高级病变等癌前病变,最后甚至恶变为癌。
远离幽门螺杆菌,这些生活习惯要改变
日常生活中,要远离幽门螺杆菌,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都要注意:
1、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
2、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之类,以及酒、咖啡和辛辣的食物;
3、最好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4、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大家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
5、不要相互夹菜,碗筷注意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6、接吻也会直接感染,同时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
7、对于已经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有感染史的病人,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要进行胃镜检查。
8、餐具要勤消毒,一般来说,微波炉加热、75%酒精均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
除了幽门螺杆菌,你还要注意这些“伤胃”凶手
就在今年3月,浙医二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王良静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也就一周时间,一下子发现8个早期胃癌,“内镜微创切除高位早癌,避免全胃手术,早癌诊治永远在路上。”
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恶性肿瘤,在死亡率上也仅次于肺癌和肝癌。胃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治愈率高、治疗手段多,费用开销和生活质量都有显著的优势。
王良静副主任表示——
“胃癌的早期筛查很重要,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在体检时最好做一个胃蛋白酶原的血液检查,再结合幽门螺旋杆菌的吹气测试,综合两个检查的指标可以做进一步的筛查。
”除了做检查,那些人要特别留意“胃癌”的“偷袭”呢?
40岁以上人群,有以下高危因素之一,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胃溃疡、做过胃部手术、有胃癌家族史的、在胃癌高发地区的——王良静主任特别提醒这类人群,建议做胃镜筛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便血、腹痛、腹胀、贫血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并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胃肠镜等。
说到胃镜检查,很多人感觉很害怕:一根长长的管子从嘴里伸进去……这场景太恐怖了!
“医院的无痛胃镜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是的,其实现在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无痛胃镜——“睡一觉胃镜就做好了”,不用看着长长的管子插进嘴里,患者不紧张医生压力也轻而且更能专注地进行检查。内镜中心唐碧云护士长强调说。
那这个精查胃镜又是什么?浙医二院消化内科王良静主任介绍。精查胃镜是对高危人群或高度怀疑肿瘤的患者做更精细的检查,所以检查的时间起码在15分钟以上。而在胃镜检查麻醉之前,对患者还要做更严格的准备,对胃部黏液等做彻底的清洗,保证医生在胃镜检查时更好的视野;精查胃镜在对特殊的可疑部位还将做进一步的色素喷洒、染色、放大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病灶,对于可疑的病灶还可进行更准确地活检抓取。
在日本,胃癌早期的检出率可达到50%-70%,而精查胃镜就是胃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直播预告:为了咱爸咱妈
本期邀请到医院老年睡眠研究室主任、老年病区主任医师赵明学。赵明学专长于老年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癔症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你发现自己家中的老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果你想要对这些老年性精神问题了解更多,那就快来直播间留言咨询吧!
第三期·老年性精神障碍
时间:年10月24日(周二)下午15点-16点。
主题:老年性精神问题的预判和应对?
在线专家:赵明学主任医医院老年睡眠研究室主任,老年病区主任
参与方式:
1、扫描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rztj/1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