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入职体检 >> 东芝松下等日系家电企业集体去家电化中国家电在线
东芝、松下等日系家电企业集体"去家电化"-中国家电在线
东芝、松下等日系家电企业集体"去家电化"-中国家电在线
信息中心东芝、松下等日系家电企业集体"去家电化"
文章时间:09:15:39今年以来,由于事迹承压,日系家电企业逐步加大了去家电化的转型力度,包括松下、东芝、夏普等品牌在内的企业都在出售或转让家电业务,转型做车联、核电等新兴热门产业。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家电市场当前处在大萎缩的浪潮中,日系家电所善于的硬件制造和品质优势正在失去,乃至显得冗余,转型是日系企业必走之路。
出售业务“去家电化”
今年8月初,海信正式对外宣布以2370万美收购夏普墨西哥彩电工厂,和夏普电视美洲地区(巴西除外)5年品牌使用权,这也就意味着今后美洲地区的夏普电视业务正式划入中国彩电阵营,而号称“液晶电视之父”的夏普对美洲业务的托管,被业内看作是日系彩电加速兜售的信号。
而遭受等离子重创的松下,也于今年1月关闭了位于山东济南的彩电工厂,这也是松下在中国的最后一家彩电工厂,该公司同时宣布将以贴牌代工的方式在中国销售松下彩电。8月,松下还关闭了为笔记本电脑及智能手机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北京工厂。
另外,今年初,东芝宣布完全退出除日本之外的国际彩电市场,上月又宣布与创维展开冰箱、洗衣机和吸尘器等白电的生产和销售合作,今后由创维负责东芝在中国市场的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虽然名义上是合作,其实是东芝把白电业务全部交给了创维,且之前TCL旗下公司也已把东芝在中国的彩电业务公司东芝视频产品中国公司的股权收入囊中。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指出,大部分日系企业存在着架构臃肿、决策链条太长、经营效力较低和对民用终端消费反应速度慢的问题,而且他们对家电业的智能化、互联化、IT化趋势掌控不准,日系企业的家电业务已跟不上整体市场的节拍。
市场萎缩事迹承压
梁振鹏表示,致使日系企业纷纭去家电化的因素是日趋萎缩但竞争却越发剧烈的家电市场,在性价比和价格战方面,日系品牌比不过中国国内本土品牌,而在品牌品质、上游核心产业链方面,又竞争不过韩国的LG、三星,只好无奈退出家电市场。
上世纪8九十年代是日系家电的黄金时期,日本的家电产业曾风行中国、美国、欧洲,在全球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大部分的家电商场都在销售三洋、东芝、松下等日本品牌的彩电。
而近年来,日系家电企业逐步殒落,国内家电厂商迅猛发展,创维、康佳、TCL等传统电视厂商和乐视、小米等互联企业纷纭抓住机遇,开发线上品牌与销售渠道。数据显示,在2014年全球彩
北京商报通过翻阅财报发现,松下、索尼、东芝等日系家电巨头连年巨额亏损,处境堪忧。
松下这几年也一直处于事迹承压的状态,该公司2011财年、2012财年连续巨亏,净亏损分别高达7722亿日和7543亿日;2015年月,松下家电部门录得营业亏损85亿日,近两年裁员近万人;今年2季度,索尼电视除北美市场,在包括中国、欧洲在内的全球其他彩电市场全部出现销量下滑,当季索尼电视销售额同比下跌17.6至1689亿日。
谋求转型进程艰苦
为了摆脱事迹承压的重任,日系家电品牌不能不寻求转型,另谋前途。
去年,松下与汽车企业特斯拉结盟,并在美国建设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工厂,预计明年将投产使用。
据了解,目前松下汽车关联业务和住宅关联业务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已大幅赶超家电业务,而此前,该公司提出了把与车用电池相干的2018财年销售额扩大至2014财年的约1.8倍,到达7000亿日的目标。
此前东芝相干负责人也曾表示,该公司以后会更多关注面向建筑、核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面向大型工业用户的B2B业务。
奥维云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认为,目前全球日系品牌正处在大萎缩的浪潮中,日系家电所善于的硬件制造和品质优势正在失去,转型系无奈之举。
梁振鹏也表示,东芝、日立等企业的大部分营业额都在商用领域,技术门坎比较高,终端用户反应速度较慢,所以该领域的竞争较家电市场要和缓一些。
“但即使如此,部份企业在转型后照旧处于亏损状态,比如日立。对这些日系家电企业来讲,最应当做的是改变本身太长的决策链条,提升经营效力,加强向智能化、互联化和IT化的转型。”梁振鹏如是说。
(来源:北京商报)
:波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