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_常规体检

去年体检没事,今年就癌症晚期,凭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17 1:52:05   点击数:

如今人们普遍健康意识都有提高,可以说体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年一次的体检那是少不了,但是许多人认为,一年一次的体检没事,就意味着健康没啥问题,至少这一年都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有癌症。可事实并非如此,怎么会这样子呢?是不是每次常规的健康体检结果正常,就代表着身体状况良好呢?

先来看一个案例:年10月饶先生到某体检机构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几天后,体检报告出来了,各项检查都未见异常,其中还有体检机构推荐的抽血送标本到某基因公司做全套癌症基因检测。可年5月,蔡先生因为身体有些不舒服,到医院就诊检查,这检查可不得了,他被诊断为肺癌IV期(骨转移、肝转移),这可是晚期肺癌!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饶先生怎么会“突然”得癌症呢?而他一年前的各项检查结果不是显示未见异常吗?而且还花了一大笔钱做癌症基因检测,可这一查就是癌症,而且是晚期,饶先生表示无法理解和接受:难道常规体检不能发现癌症吗?有没有癌症,不是抽血做一套基因检测就知道吗?基因检测不是目前最高尖的技术吗?

这一系列的疑问,我想普通老百姓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来和大家解读一下。

首先必须明确,健康体检不等于防癌体检(肿瘤筛查)!

老百姓所说的体检一般是指“健康体检”,所谓的“健康体检”,指的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了解受检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脏器功能,比如学校的入学体检或很多单位的就业体检或者常规的健康体检,这些检查当然也有用,但针对性不强。人们放大了健康体检的作用,导致期望值过高。老百姓误把常规的“健康体检”当作“防癌体检”,误认为体检是万能的。

常规体检一般就是医生查体(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测测视力,量量体重,量量血压,做三大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还有肝肾功能生化,血脂,血糖等等这些,心电图,拍胸片,做B超等等。

而防癌体检(肿瘤筛查)的检查项目则要根据当事人的年龄、是否有高危因素等,来有针对性安排检查,所谓的肿瘤标志物并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仅在某些情况下会选用,比如筛查肝癌会用AFP,但更多的是通过其他检查,比如乳腺钼靶检查和彩超,肝脏彩超,肺部低剂量CT,宫颈刮片和HPV检测,胃镜,肠镜,等。

很显然,两者的检查项目尽管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侧重点明显不同,仅就检查项目来看,就知道,一般的健康体检是不可能替代防癌体检的。反过来呢,防癌体检能不能替代常规的健康体检呢?或者说做了防癌体检还需要做常规体检吗?

一般的健康体检当然也是需要的。健康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比如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等,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恰当的干预处理或随访复查。

更重要的是,防癌体检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经综合评估后,有针对性地开出检查项目,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的人做一样的检查。不同的人,患癌风险不一样,有的容易得某种癌症,有的则相对风险较低。有的筛查主要针对高危人群,有的则针对所有达到某个年龄段的人群。哪些人要做筛查,要做哪些检查,要医生综合来判断,这正体现了防癌体检的专业性、针对性。









































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tjcx/49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