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检_常规体检 >> 注意事项 >> 心梗男女有别莱娅公主心梗去世,妈妈辈的要
导语:这次点哥要说的是,其实比起男性心梗,女性心梗更可怕,更要命。
北京时间1月8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称,《星球大战》电影中扮演莱娅公主的著名女演员嘉莉·费舍尔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年公映的《星球大战》影响了卡梅隆、彼得·杰克逊等一票国际大导演,开辟了今天各种科幻电影先河,嘉莉饰演的莱娅公主更是一代人的银幕女神,俘获一众粉丝。
嘉莉女神的去世让人扼腕,现今,心梗也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比如这个月15日,《成长的烦恼》中老爸JasonSavr的扮演者AlanThick也因为心梗去世,点哥之前发文介绍过。但这次,点哥要说的是,其实比起男性心梗,女性心梗更可怕,更要命。
国际四大著名医学周刊之一《JAMA》心脏病学分刊刊登过一篇信息量很大的综述文章,对女性急性心梗与男性急性心梗的不同要点进行了比较。
发病原因
除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是急性心梗发作最常见的原因,女性在非阻塞性冠心病、微血管病、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等因素引起的急性心梗方面,也受到更大的影响,发病率要高于男性。
非阻塞性冠心病
非阻塞性冠心病是指心外膜的冠脉有斑块及(或)狭窄,但狭窄不直接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类冠心病。在女性急性心梗中,非阻塞性冠心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图中蓝色方框内为易损斑块,一旦形成会使血管狭窄,严重者会堵塞血管,引发心梗
CONFIRM试验发现,每增加一个斑块的狭窄部位(1%~49%),增加6%的死亡风险,即斑块数量越多,风险越高,同时,研究人员表示,有心绞痛的非阻塞性冠心病心血管风险较无心绞痛者增高。
微血管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集中在冠状动脉树的末端,非常细小,血液容量占冠状动脉血管的95%,对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直接影响心肌的血液灌注。
图1.冠脉造影只能检测到5%的冠脉树,而95%的冠脉微血管不可见;图片引用自EurHartJ.01Nov;33():-78b
一旦微血管发生病变,将会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同时,微血管病变是无法通过常见的冠脉造影及时发现的,是一种不可见的危险因素,据《健康报》报道,在我国只有6.3%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案例获得正确治疗。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心血管疾病,能够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脏性猝死。该病最常见于围产期女性,起因可能与妊娠和产后人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迄今为止,有文献报道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不超过00例,其中约有约50%SCAD患者首先表现为心脏性猝死,其诊断只能通过尸检来证实。该症在女性中发生相对更加频繁。
危险因素
风险因素多
《JAMA》心脏病学分刊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风险因素的影响,包括高血压、型糖尿病以及其他风险因素。
抑郁症发病率高
女性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可以增加50%以上女性心源性死亡或者心梗的危险,特别是年轻和中年女性。
吸烟
吸烟也是引起女性心梗的重要原因,但同时该问题也是可控的。
临床表现
年龄更大
女性出现急性心梗的初次临床表现的年龄要高于男性。
症状不典型
女性更经常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疲劳虚弱、消化不良等非典型胸痛和心绞痛的症状。
危险性高
女性在心梗发作时更可能出现高危险性特征。
发觉时间晚
比起男性,女性急性心梗的临床表选的中位延迟时间是-5小时,也就是说,心梗发作时女性可能还意识不到体内发生血管不通,等到意识的时候,已经晚了。
治疗
从临床表现上,尤其是发觉时间,可以看出,女性急性心梗出血危险更大,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且心脏康复手段在心梗治疗中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预后情况
年轻女性死亡率没有改善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女性心源性死亡和心梗总体发病率有了明显改善,但年轻女性的心源性死亡率和心梗发病率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情况不容乐观。
年死亡率更高
女性心梗后心源性死亡的年死亡率仍高于男性
复发率更高
心梗发作后第一年女性的心肌缺血性事件的再入院率和再发率高于男性。
如何降低女性心梗发作频率?
定期接受体检
接受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隐患,及时治疗,才能降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
不要忍耐不适
如果出现胸闷、心慌、心绞痛,不要忍耐,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先兆,医院检查。尤其是心绞痛,一次心绞痛的发作,一般不超过0分钟,一旦超过0分钟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如果持续不缓解的胸痛,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养成健康习惯
1.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悦
.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限糖限油
3.多进行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
···
更多关于心梗的知识,点哥之前就已推送过不少相关文章,以后也会继续推送,请大家对《青年健康新视点》保持白癜风诊疗康复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mwphoto.com/zysx/7458.html